环境新闻的黄金时代来了?
点击次数:2018-05-08 09:31:17【打印】【关闭】
这场会议汇聚
在当下,环境新闻的作用更多的是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在日前举办的浙江省首届绿色传播奖颁奖礼暨研讨会上,《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执行主任何海宁说。
这场会议汇聚了60多位环境新闻媒体人、学界专家和环保从业者,共同探讨了当前环境新闻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绿色传播的小生态正在形成?
获得本次绿色传播奖最佳个人传播奖的记者江帆供职于《浙江日报》。报社有100多位“跑口记者”,专门对接、采访政府职能部门和重点领域。有的职能部门新闻不多,记者可以一人负责两三个部门。但江帆只跑环保口,她依然觉得,“新闻点多得写不过来”。
目前,许多地方媒体都配备专人采访报道环境新闻。相比于过去时常散见在社会新闻、生活新闻中的状况,如今环境报道在越来越多的媒体上有了专栏、专版,配备了专人和专职团队。
报道量增加了,针对环境新闻的评选活动也应运而生。例如,由浙江省记协和省环保厅组织的“浙江环保好新闻”评选已连续开展两年,今年他们还把省环保联合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绿色传播奖纳入其中,表彰环境报道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从事环境传播研究的人越来越多,环境传播的小生态正在逐步形成。”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冯卫民说。尽管当下的研究仍存在地域性不平衡,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研究较为欠缺,但其兴起之势已毋庸置疑。
就连环境新闻中的信息源变化,也展现出这股热度。何海宁分析《南方周末》近年来的环境新闻报道后表示,早期的信源更多来自于民间环保人士和组织,后来逐渐转变为业界专家、政府部门。这和我国的环保行动主体变化有关,也跟报道方法的创新有关系。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源也逐渐多元,而且集中在掌握科研成果、核心信息的主体上。
当然也有专家表示,大热之下,也有局部的降温。比如前些年,媒体热衷报道气候变化议题,尤以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报道为最,媒体蜂拥前往。如今关注热度有所下降。
此外,与会者还总结,赶时效的短消息多了,环境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则越来越稀缺;政策报道增多了,类似水域污染等突发环境事件少了,相关的新闻也少了;环境与健康新闻报道多了,新能源等议题报道少了。媒体从关注山水、生物多样性等较为传统的环保题材,转变为关注和公众衣食住行相关的环保民生话题。
“如果说过去媒体披露、曝光环境问题,是做了中国污染地图的拼图,梳理出各个地区、各环境要素的问题,那么现在更多的是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从业者表示。
不难看出,环境新闻逐步调整进入新阶段。
◎新媒体发展带来哪些变革?
“当下或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环境记者来说是一个报道的黄金时代。”澎湃新闻时事新闻中心绿色新闻部记者刁凡超说。
面对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如自媒体的兴起使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中陷于被动,被动地追热点,并且要花精力去证实、证伪大量来自新媒体的信息。
刁凡超认为,破解之道一是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改造生产流程。澎湃的做法是除了生产原创新闻外,设置值班编辑、流程编辑以及要闻编辑,随时监控热点、抓取新闻,把大量资讯聚合到澎湃新闻平台上。
二是创新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比如可视化。“可以调动感官的报道内容,更能吸引受众。”刁凡超说,澎湃新闻对所有采编人员都进行了视频化培训,要求记者不仅能采写稿件、拍摄图片和视频,还要会做视频直播。在大型新闻专题报道中,运用动画、视频、文字、图片甚至卫星遥感数据,立体化呈现。
“环境数据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方向。”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说。
把环境监测数据利用起来,也是刁凡超思考的方向。随着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除了可以解读每月发布的环境监测内容和年度环境状况公报,她更希望把常年积累的数据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也是国际上深度新闻的操作方向。
新媒体的发展,也让受众成为用户,在信息获取过程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徐迎春认为,媒体要适应这种转变,就要学会聆听和传递更多元以及被忽视的声音。比如,今年3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面向全球招募千岛湖“岛主”,将组建一支专业团队,在千岛湖守护长三角上千万人的饮水安全。仅仅两周内,项目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2.6万多人的报名。
徐迎春说,这么多报名参加此次活动,这些人的想法都一样吗?没报名的人如何看待这场活动?“这些声音都值得聆听和传播。”
我们也要看到,在新媒体语境下,公众的环境风险感知呈现新特点。社交媒体的传播越来越倚重于情感的沟通而非理性的交往。因此,如何既抓住情感传播特性、扩大传播影响力,又把公众的负面情绪调试到一种理性的程度,避免风险的放大,也是每个环境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