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报考攻略④ │ 从地面到深空,难到让你自豪的电子信息类
点击次数:2019-06-24 09:22:12【打印】【关闭】
大类学什么?报考季即将来临,我们对话大类首席教授,直击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的16个大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传统与青春辉映的清华园,翘首以盼每一颗年轻心灵的到来。
大类学什么?报考季即将来临,我们对话大类首席教授,直击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的16个大类学科建设最前沿,带你问道大师、取经学长。
闻道日肥,今天来看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
相关院系:电子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大类介绍:电子信息类是以物理和数学为基础,深入研究信息载体与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实现从设计制造电子器件到构建复杂信息系统乃至覆盖信息处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全方位创新的学科,是目前及未来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热门学科之一。
今年,电子信息类中的电子工程系与生物医学工程系实行全程大类培养,同学们可自行选择培养方案,如达到电子工程系培养方案要求,则授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如达到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培养方案要求,则授予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同学们还可以选择修读生物医学工程辅修学位和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辅修学位。大一结束前,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进入微纳电子系进行专业学习,微纳电子系暂不参加大类培养。
从地面到深空,从万里到指尖
谈及电子信息专业带给大众的陌生感时,电子工程系教学主管、副系主任吴及教授笑着摆摆手说,电子信息其实就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其实是一门“渗透型学科”:小到微米纳米级别的电子器件,大到绵延几千米的光缆;近至身边的手机,远至距离地表几万公里的卫星。
,
电子信息的领域覆盖面非常宽广,简单来说可以分为电子科学和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类。前者更偏重于器件和芯片,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零件及从电路到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综合能力;后者则广泛应用于新一代通信、互联网、新媒体、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要求学生拥有信号处理,算法设计,数据分析的系统化能力。
这也是电子信息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根本区别所在,前者拥有更广泛的学科基础和更辽阔的应用范围。
电子信息类同学会有一种自豪感
电子信息所涉及专业面极广,也无时无刻不让同学们感受着课业的压力,好像与“甜蜜的负担”相伴。大类中,电子系对同学们的数学和物理要求很高,八字班的李常雨还记得上个学期参加的微积分考试,看到试卷上“电子系专用”水印时心中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但尽管学习压力大,他仍想留在电子系。在他的规划里,他会用本科的学习夯实自己的科学基础,以学术来支撑未来的创业道路。
,
这也正是电子系教学改革想要带给同学的结果。至2017年,电子系教学改革完全进入新轨道。吴及谈到,在当今时代,知识更迭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培养同学们的基础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以很强的适应能力为依托,学生毕业后进入各个相关行业都可大有作为。基于这样的认识,电子系梳理出贯穿两个一级学科,深刻反映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核心理念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和大胆改造,构建起以10门专业核心课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下的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前期的数学、物理及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宽厚的基础;后期丰富的专业限选课和实验课,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系统而全面的提升;还有多达21学分的跨院系自主选修课程,学生可用来选修全校任意专业的主干课程,因而可以充分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面向大一的同学开设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导引课,一般被简称为Map(地图)课。课如其名,Map课的设置就是为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电子信息学科的全景地图,帮助学生建立起电子信息学学科的体系框架,让新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明白自己在学什么、学成之后能干什么。
电子系六大研究所涵盖6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都会推出2~3门专业课。如果在培养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自己对某个方向很感兴趣,可通过选修这些专业课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吴及提到一名电子系的毕业生,因为在清华已经学习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的相关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当研究工作涉及新兴的量子技术时,就体现出很大的优势。这名学生还曾写邮件给系主任黄翊东老师,“如果当时学这门课再认真一点就好了”。
同学们的学业需要承受很大压力,不仅学习内容多,想要掌握得好更需要认真和坚持。但也正像吴及所体会到的,“他们经历了最难的课程磨砺,还能够‘存活’下来,就会有很强的自豪感的,对吧?”因此,电子信息的同学在行业里的高声誉、高待遇也就不难理解了。吴及笑言“就差人在外面等着了”。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电子系大四学生袁秀龙在大三时创立了清华大学IVision社团(清华大学未来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学生科技兴趣团队),致力于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学术成果落地为实际产品,并应用于校园场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该团队曾赴芬兰阿尔托大学参加全球黑客马拉松大赛,作为智能制造分场欧华公司赛道第一名获得Challenge winner奖。
,
社团的创立也出于机缘巧合。当时他的实习公司想要支持清华学生成立一个此类社团,袁秀龙就被推荐做了队长。2018年春季学期时,团队中的几个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了银奖。拿了奖金后,他们拿出1000元钱捐给团队,还特意在紫荆操场办了场“捐赠仪式”,袁秀龙笑称“这种模拟的仪式感特别有趣。”这样的实践经历也更加让袁秀龙感受到清华这个大园子的多样性,“在这里你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不管你有多么‘奇葩’的喜好,你都能找到另一个和你有同样想法并精通之的人。”
吴及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他看来,在电子信息这些非常非常优秀的学生中,牛人环绕,很容易找到自己的榜样或者一起学习的同伴。学习氛围浓厚,发挥自己潜力的空间也更大。好似同学们相互玩笑间那句“全靠同学衬托”。
既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又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团队协作一起攻关,这就是清华电子系学生独特的气质。一位电子系毕业生前往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他的导师对他的工作极为欣赏。时任电子系系主任的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说:“这是我们最优秀的学生。”“不,他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导师这样回应。
首席支招:
了解过电子信息大类,我们一起来听听首席教授黄翊东老师的报考建议
人工智能的基础与载体
人工智能是电子信息大类的关键词。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密切相关,是电子信息发展的必然阶段,人工智能必须以某种电子信息系统的形式体现功能。
我们说电子信息的研究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支撑的基础就是芯片。任何人工智能的系统,都是一个电子信息系统。文字识别、前端传感、信息处理与控制以及具体的应用,都是电子信息大类的研究领域。电子信息大类拥有专门的、为教学服务的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加深着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与了解,为进入该领域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关乎国家发展
电子信息的技术、芯片制造的能力,关乎综合国力。电子信息作为一门基础性渗透型的学科,广泛应用于智能定位技术、雷达信号传输与处理技术等,为国防事业提供技术保障。
在国家未来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5G网络、物联网等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愿景,也都有赖于信息系统的形式才能得以实现。
近期国际环境变化,芯片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清华,电子信息大类负责培养芯片人才,研究水平国际领先。清华电子不仅拥有自己设计芯片的能力,而且建有超净间,可以实现从材料设计到系统级的芯片制作工艺。
电子信息将研究重点放在处于世界前沿的未来芯片上,希望在新型的、量子的、光电的芯片领域实现突破,在具有挑战性的前端芯片研究中不再受制于人。
渗透型知识学科,行业空间广阔
电子信息是一个广阔的领域,与各个学科的结合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领域,不少电子人投身金融领域,推动大数据的金融管理;电子与汽车结合将直接导向到无人车领域;与环境保护结合,通过传感器检测水质,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心基站进行分析……这些实际上都是一个电子信息系统发挥作用。
电子信息学科的融汇型特质,决定其行业空间非常大,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的选择余地,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再进行行业深耕。
相对来说,电子系的课程质量高、难度大,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意味着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意味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报考理由
电子信息大类的培养目标是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应用开发的拔尖创新性人才。电子工程系是我国最早从事信息与电子科学技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本科专业设计“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2017年和2018年QS学科排名均位列全球前十。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包括微纳电子学和集成电路与系统两个研究方向,拥有完善的硅基微电子研究体系,涵盖的信息技术、纳米科技和生命科学领域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支柱。生物医学工程系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定位于工科,并与生命科学、医学高度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