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身处动荡之地,更知和平珍贵更为祖国骄傲”

点击次数:2017-08-14 10:39:25【打印】【关闭】

维和官兵在“蓝线”区域开展施工任务,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蓝桶”附近,隐藏着数十万枚地雷。
维和部队官兵在维和驻地营区开展施工作业。
维和部队

维和官兵在“蓝线”区域开展施工任务,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蓝桶”附近,隐藏着数十万枚地雷。
维和部队官兵在维和驻地营区开展施工作业。
维和部队官兵在维和驻地营区开展施工作业。
指挥员在施工勘察现场布置任务。
指挥员在施工勘察现场布置任务。
维和官兵在采访活动的旗帜上留下祝福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维和官兵在采访活动的旗帜上留下祝福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维和官兵头顶烈日开展施工作业。
维和官兵头顶烈日开展施工作业。
本报首席记者潘高耸在采访参加维和任务的官兵。
本报首席记者潘高耸在采访参加维和任务的官兵。
本报摄影记者李松权在采拍参加维和任务的官兵。
本报摄影记者李松权在采拍参加维和任务的官兵。
他们跨越万里,远赴中东黎巴嫩采访维和官兵;他们顶着酷暑,冒着生命危险坚守一线,见证维和官兵在雷区施工作业;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积累近10万字的采访素材和近万张新闻照片,连续推出立体式、有温度的全媒体报道。他们是日前载誉归来的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惠州日报》采访部首席记者潘高耸和摄影记者李松权。
今年 5月中下旬,以驻惠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为主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建筑工兵分队挥师远征,前往黎巴嫩南部紧邻以色列边境地带,执行为期1年的维和任务。这是驻粤部队首次执行海外维和任务。
在建军90周年纪念日到来和惠州努力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 “六连冠”、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之际,7月下旬,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开创全国地市报先河,首次独家派出记者远赴黎巴嫩采访中国维和部队官兵。两位特派记者采写了大量鲜活的新闻素材,通过精心策划、前后方联动,以国际新闻的新视野全方位、立体化展示维和官兵形象,为广大读者、网友、粉丝带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全媒体新闻报道。“中国蓝盔惠报探营”系列报道共获得100万+的阅读量。
各界反响
维和官兵点赞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和特派记者
维和路上,感谢有你们相伴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在独家策划推出“中国蓝盔惠报探营”特别报道活动中,特派潘高耸、李松权两位记者深入黎巴嫩,为维和官兵带去家乡人民的祝福。他们用镜头和笔触,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了中国蓝盔海外维和的日常点滴,受到维和官兵和家属点赞。
“感谢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策划推出的这项采访活动,感谢两位记者的辛勤付出,不远万里带来了惠州人民的关爱,让我们维和分队全体官兵倍感振奋。请惠州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载誉归来。”维和分队分队长彭春说。
“目前,黎巴嫩局势仍然不太安宁,两位记者身临战地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勇气可嘉。”维和分队政工组长王志锋说,“新闻报道也是一项非常鼓舞士气的事,他们采写和拍摄的大量稿件和图片,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平台连续一周多对我们维和行动进行跟踪报道,充分展现了维和官兵的风采,对兵心士气也是一次非常大的激励,我想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句谢谢!”
“这是一次非常走心的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万里之外的亲情和思念。”维和分队平面指导员谢震海看到记者带来的家书,见到记者用拼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妻子与自己跨越时空的对话后,满心欢喜,并伸出大拇指为他们点赞。
“两位记者在采访期间,挖掘了大量典型,传递了强大的正能量,我们深受鼓舞!”维和分队平面连战士卿柏杨表示,“我们一定牢记使命,维护和平,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决不辜负祖国和驻地父老乡亲的期盼。”
维和分队立体连战士黄礼明表示:“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两位记者,不远万里为我们带来了家人的祝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们出来已经两个多月了,这时候的一封家书胜过‘万金’!”
“这次采访活动,为我们带来了驻地人民的慰问和祝福,也把我们的维和故事对家乡人民进行了汇报,我们坚信,有惠州人民的支持和关心,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执行任务,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维和分队保障连战士黄镇文表示。
“感谢惠报记者,在维和报道上看到孩子爸爸坚守岗位,一切安好,我很感动、安心,也很骄傲!”维和分队副分队长刘丞的妻子谭艺说,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开创中国地市报先河,独家派出记者不远万里、不辞辛苦深入动荡地区采访维和的惠州官兵们,在黎巴嫩搭起了维和官兵与亲属的沟通桥梁,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温暖人心,值得点赞。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特派记者赴黎巴嫩采访驻惠官兵维和故事,两位记者尽职尽责采写了一批新闻精品,让我倍感欣慰、温暖。”维和分队一级医院院长黄要强的妻子钟蓉称赞道,惠报全媒体维和报道以国际视野,展现了驻惠维和官兵们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异国他乡执行维和特殊使命,也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和过硬素质。
采访故事
惠报记者切身感受黎巴嫩和平环境下的暗流涌动
“在黎巴嫩,我们被枪指了三次”
“短暂离开十多天,我们回来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惠州的空气都是甜的。这是和平的味道,是安定的味道!”繁荣安定的祖国与动荡战乱中东地区产生的强烈反差,使得采访归来的潘高耸和李松权不禁感慨,和平来之不易、难能可贵。
潘高耸曾走访10余个中东和非洲国家、多次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他义无反顾地当起了本次赴黎采访小组组长;拥有近8年军旅生涯的李松权,担负起本次采访的新闻摄影工作。7月24日,在简短而又庄重的出征仪式后,他们带着嘱托、祝福、使命与担当,踏上了赴黎巴嫩采访的行程。
睡梦中被当地枪声和警报惊醒
7月25日下午,经过10多个小时的飞行,潘高耸和李松权顺利抵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贝鲁特街头充满现代化的气息。然而,其中的三道“景观”却让两位记者触目惊心。
他们回忆道,在贝鲁特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千疮百孔、布满弹孔的废弃建筑;荷枪实弹的军人四处设卡,无时无刻不在沿街巡逻;还有满街流离失所、以乞讨为生的难民,他们大多来自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这是黎巴嫩15年的内战以及周边持续不断的冲突、战争带来的伤痛。特别是看到那些瘦骨嶙峋的难民儿童,他们心中更是五味杂陈———震惊、紧张、怜悯、沉痛……
黎巴嫩随即给两位特派记者来了一个“下马威”。“砰、砰、砰……”在贝鲁特的首个夜晚,睡梦中的两位记者被连续、响亮的枪声惊醒。
潘高耸、李松权说,此后采访的十几天,类似这样突如其来的枪声经常伴随着他们。从无比惊悚到习以为常,他们由衷地感受到,黎巴嫩貌似平静下的不平静。
在黎巴嫩采访期间,3次被枪指着的经历,更是让潘高耸和李松权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在贝鲁特街头,潘高耸欲从马甲的内侧口袋掏东西,动作大了一点,一名执勤的政府军军人立马把枪指向他们。第二次是从南部城市提尔乘坐出租车返回贝鲁特,90公里的路途两人经过了20多个关卡,在其中一处遇到例行检查,检查中几名军人用枪指着车子以防突发情况。第三次是两人无意经过当地一个宗教党派的活动现场,民兵用冲锋枪指着他们检查行李。
“检查完毕后,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军人和民兵都对我们表示友好和欢迎。虽然有惊无险,但这些经历已经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身处之地是多么动荡不安。”潘高耸表示。如今回忆起这些事,两人依然心有余悸。
和平下的暗流涌动,真实的黎巴嫩,就是如此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感慨道,真正身处动荡之地,才知道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像维和官兵这样用生命守卫着和平的英雄,是多么的伟大。
近距离见证维和官兵勇闯雷区
穿越两旁密布地雷的小径,攀爬陡峭的崖壁,在只有十多平方米相对安全的弹丸之地开展作业…… “八一”前夕,潘高耸和李松权近距离见证了参加维和行动的驻惠官兵,在世界上最危险的雷区之一——— 黎以边境“蓝线”地区执行任务。这是一片隐藏着数十万枚地雷的“死亡地带”,很多地雷经年风吹日晒,早就性能不稳定,就算没有踩到,也随时可能爆炸。
除了危险,两位记者还要面对高温的考验。在黎巴嫩南境,酷暑时节地面最高温度能达到50摄氏度左右,两人身着厚实的迷彩服,有时还要穿上笨重的防弹马甲。高温酷暑下,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一片片白色的盐渍。采访过程中,行程安排紧张,精神也保持警惕,每天采访下来,两人均有些轻度中暑、精力近乎透支。
受到中国驻黎巴嫩大使接见
由于水土不服,加之行程紧凑,到黎巴嫩不久,流感刚愈的潘高耸又患上了急性肠胃炎,进食受到严重影响;李松权则患上了严重的口腔溃疡,连喝水都剧痛难忍。然而,为了获取第一手最鲜活的新闻素材,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白天依旧带病外出采访,晚上则与维和官兵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故事,走进他们的内心,力图挖掘更多典型,真实反映他们的铁骨柔肠。“我们每晚都从深夜开始组织稿件、整理图片,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甚至通宵达旦,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四个小时。”
此次赴黎巴嫩采访,潘高耸和李松权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他们受到了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俭的接见。在交谈中,王克俭大使对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拥军情怀和国际视野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这也让我们越发认识到,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市级媒体也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两人表示。
人物故事
潘高耸多年来始终冲锋在各类重大新闻采访前线
“鲜活新闻是跑出来的”
人物简介
潘高耸,1984年出生,安徽阜阳人,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州日报社采访部首席记者。2008年入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在采访一线已整整奋战10个年头。他先后参与过2008奥运圣火惠州传递、第十三届省运会暨第六届省残运会等重大活动报道。
“鲜活的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做记者需要新闻敏感,更需要热情和激情。”对于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州日报社采访部首席记者潘高耸来说,新闻工作者意味着一种崇高的追求,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2008年,24岁的潘高耸第一次踏入惠州日报社采访部的大门。10年间,他从一名非新闻专业出身的 “门外汉”迅速脱颖而出。他曾为完成深度报道同时跨时政、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穿插跑线;曾经五次深入汶川地震灾区,见证废墟上重新崛起的家园;曾在亚运会上与全世界的同行一起,把多数人看不到的赛场 “硝烟”,变成人人都可欣赏的精彩文字。
“我希望能用手中的笔,忠实记录时代声音,反映民生诉求。”多年来,潘高耸在各类重大新闻报道中总是冲锋在前,采写了大量在社会有影响的报道。2008~2009年,潘高耸五次深入惠州对口援建的汶川县三江乡地震重灾区,克服余震不断、缺水断电、通信不畅等危险和困难,与惠州援建人员吃住一起,与灾区群众同心相连,采写了一大批反映惠州积极帮助当地恢复重建和灾区群众乐观应对灾难的高质量稿件。其中,通讯作品《惠州援建创造三江奇迹》荣获2009年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 潘高耸因忙于采访引发肠胃炎。在亚运会的20天里,他完成了约50篇报道,总字数超4万字。他采写的《亚运象棋“处女秀”有点冷》等稿件,被多家国家级媒体转载。
热心肠、肯助人、有责任、有担当,这是不少熟知潘高耸的人对他的评价。潘高耸说:“读者的信任,就是对新闻记者最好的褒奖。用手中的笔,尽力帮他们做点事,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李松权发扬部队优良作风投入新闻采访工作
哪里有新闻就去哪里
人物简介
李松权,中共党员,1982年6月出生,云南楚雄人,毕业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他当过兵、扛过枪、立过功。2011年7月,他入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成为《惠州日报》采访部摄影记者。他用镜头记录惠州百态人生,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很快成长为“两栖”骨干。6年来,他拍过专题、写过内参,也拿了不少新闻奖。
用镜头记录惠州百态人生,上山下乡、进村入岛,时刻保持部队优良的作风和战斗员冲锋的姿态,哪里有新闻就去哪里,这是《惠州日报》采访部摄影记者李松权最真实的写照。在他看来,新闻记者要有时刻“在路上”的职业精神。
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李松权对新闻报道情有独钟、满怀激情。在他8年的军旅生涯里,自学新闻采编,先后参与“5·12”汶川特大地震新闻采访报道、“导弹司令”杨业功、“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抗震英雄”陈大桂等全国、全军先进典型的新闻宣传报道的历练。2011年至今,入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以来,他深入基层一线、走向救灾前线,用一个个鲜活的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惠州故事,先后获得多个广东新闻奖和中国地市报新闻奖。
2013年“8·16”救灾采访报道经历让李松权至今难忘。“当时洪灾发生已经6天了,惠东县宝口镇国和村因暴雨造成山体滑坡,通讯中断,道路不通,停水停电。”李松权说,为获取该村抢险救灾情况以及灾民真实生活情况,他与同事扛起30多斤的摄影器材和干粮,历尽艰辛,从惠东高潭镇沿着塌方路段,光着脚徒步前往相距30多公里的国和村。
“这条原本只需1小时车程的路,我们一走就是8小时,灰头土脸、满身是泥。”李松权告诉记者,在此次采访中,他亲眼目睹在断路、断水、断电、通讯中断的国和村,镇村干部是如何带领村民开展自救互救的。他所采写的《特大暴雨中,他们守望相助》、《村支书家成全村灾民饭堂》等稿件,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和新闻在路上,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我将肩负起时代赋予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发扬部队优良作风,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触讲好惠州故事、传播惠州好声音。”李松权说。 

浏览相关内容: